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观察和自然排石:
如果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有较高概率通过自然排出,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3升,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利用运动如跳跃、跑步等活动,有助于推动小结石向下移动并排出体外。
2.药物辅助治疗:
对于较小的结石或伴轻微症状者,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放松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结石更顺利地排出。
一些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解痉止痛药缓解排石过程中的疼痛,并使用碱化尿液药物(如枸橼酸钾)溶解含尿酸成分的结石。
3.外科干预:
如果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因结石引发严重梗阻、反复感染、血尿等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合适方案。例如,肾脏区域的大结石可能优先选择经皮肾镜手术,而输尿管中段及以下的结石常采用输尿管镜技术解决。
4.预防复发:
饮食调整是预防肾结石和尿结石的重要手段,如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如菠菜、动物内脏),增加富含钙但低草酸食物的摄入(如牛奶)。
定期监测尿液检查,了解其pH值、矿物质浓度及潜在晶体沉积风险,养成规律排尿习惯,避免尿液过长时间停留体内。
及时就医,明确结石种类和个体差异,以获得适合的治疗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