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上段长期存在结石应如何处理

2025-02-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上段长期存在结石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症状及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决定处理方式。通常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溶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内镜手术以及开放性或微创手术。

1.观察和保守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明显并发症的情况。大约80%的小结石可通过自然排出,每天应保证饮水量达到2-3升,增加排尿量以促进结石排出。同时,结合抗炎药物和解痉药物减轻输尿管痉挛症状,提高排石效率。

2.药物溶解和促排治疗:某些类型结石(如尿酸结石)可通过特定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来溶解。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等促进输尿管松弛,加速结石排出。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位置较高且未导致严重输尿管梗阻的结石。这种方法通过产生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使其变成较小颗粒随尿液排出。疗效约为70%-90%,但可能引起轻微血尿或局部疼痛。

4.内镜手术:适用于中型以上结石或经保守治疗、体外碎石无效者。包括输尿管镜下碎石术以及软性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成功率较高,创伤小,但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5.微创或开放性手术:当上述方法均失败或结石过大(通常超过2厘米)、合并严重感染时,可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或开放性手术。这类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需住院观察。

长期存在输尿管结石可能导致肾积水、感染甚至肾功能损害,需及时处理并寻找形成原因,预防复发。例如,高钙尿、高草酸尿或慢性脱水是常见诱因,应结合饮食调整和药物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