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选择合适的酸类产品:常见的酸包括果酸(AHA)、水杨酸(BHA)和壬二酸(AzelaicAcid)。不同类型的酸适用于不同的皮肤问题,果酸主要作用于表皮层,适用于干性及敏感性皮肤;水杨酸能够深入毛孔,更适合油性及痘痘肌肤;壬二酸则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适合有色斑问题的皮肤。
2.控制使用频率:初次使用者建议每周一次,以避免皮肤过度刺激。逐渐增加至每周2-3次,视皮肤耐受程度而定。不宜每天使用,以免损伤皮肤屏障。
3.注意酸的浓度:一般来说,家庭护理使用的果酸浓度应控制在10%以下,水杨酸则在2%以下。高浓度的酸类产品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4.进行皮肤测试:在使用新产品前,应先在耳后或手腕内侧小面积试用48小时,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红肿、刺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5.搭配保湿和防晒措施:刷酸会使皮肤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使用酸类产品时需加强保湿,并在白天使用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防晒是有效预防皮肤过敏反应及色素沉着的重要步骤。
6.避免与其他刺激性成分同用:维生素C、视黄醇等活性成分可能与酸类产品相互作用,导致皮肤刺激。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成分,或者将它们分开在早晚使用。
掌握正确的刷酸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最大化其护肤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