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症状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和局部肿胀情况。使用数字评分系统(如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疼痛强度,方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2.药物管理:遵医嘱给予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或其他缓解症状的药物。确保用药时间和剂量符合医嘱,以避免药物副作用。
3.物理治疗:实施适当的物理治疗,如温热疗法、电刺激、超声波治疗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每次物理治疗持续约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4.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高钙饮食,增强骨骼健康和愈合能力。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2-2克,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500毫克。
5.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应对慢性疼痛和术后恢复压力。可以每周安排一次心理咨询,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6.康复训练: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训练。初期训练时长为每天15-20分钟,逐步增加到30-45分钟,分2-3次进行。
骨髓坏死的护理需综合考虑症状监测、药物管理、物理治疗、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及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