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心理干预:
行为疗法:通过行为矫正,如习惯逆转训练,可以有效减少抽动频率。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从而间接减轻症状。
2.药物治疗: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比如氟哌啶醇,可有效控制抽动症状。
α-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有助于减轻症状,特别是伴随多动和注意缺陷的患者。
3.家庭支持:
环境稳定:家庭环境应保持平稳、无过度刺激。
正面鼓励:家人应采取正面的态度,避免批评和过度关注症状。
4.营养和运动:
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尤其是镁和维生素B6。
适当运动:每天保持一定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放松身心。
5.睡眠管理: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分的睡眠,避免熬夜。
以上方法相互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抽动症的自愈。不同个体对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优先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帮助,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