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部胶质瘤类型:低级别胶质瘤(如I级或II级)相对而言预后较好,有可能通过手术切除后长期存活;高级别胶质瘤(如III级或IV级),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不到10%。
2.诊断与治疗时机: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定期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3.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对大多数胶质瘤患者来说,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组织可以减轻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常用于手术后残留肿瘤或无法手术的病例,以控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症状。
化学治疗:某些胶质瘤对化疗敏感,如替莫唑胺常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新兴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可从中获益。
4.综合治疗:多学科团队合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能够显著改善病情。
临床上,脑部胶质瘤治疗需要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早期干预和合理的治疗策略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管理病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