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饮食和生活习惯:
多饮水:每日摄入1500-2000毫升的水,保持尿液稀释,有助于预防感染。
注意卫生:勤更换内衣、定期清洗外阴,可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这些物质可刺激膀胱,引发尿急。
2.就医检查:
尿常规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异常。
超声检查:了解膀胱和肾脏有无结构性病变。
专科检查:必要时进行妇科检查,排除盆腔疾病。
3.药物治疗:
抗生素:若确诊为尿路感染,应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
泌尿系统调节剂: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4.行为疗法:
骨盆底肌锻炼:例如进行凯格尔运动,加强骨盆底肌肉,改善控尿功能。
排尿训练:通过固定时间间隔排尿,逐渐增加间隔时间,增强膀胱容量。
5.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憋尿:频繁憋尿会加重症状。
保持适当体重:肥胖可能加重膀胱压力,从而引发尿频尿急。
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诊断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