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病因:
过量摄入水分:大量饮水或通过静脉注射输入大量稀释液体。
肾功能异常: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导致不能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心力衰竭、肝硬化:这些疾病可导致体液潴留和稀释性低钠血症。
激素失衡: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物等,可能会引起钠排出增加。
2.症状:
轻度低钠血症(130-135毫摩尔/升):通常无明显症状。
中度低钠血症(125-129毫摩尔/升):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
重度低钠血症(<125毫摩尔/升):严重者可表现为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3.诊断:
血液检测:测定血钠浓度是确诊的关键步骤。
尿液检查:评估尿钠浓度,同时检查尿比重以了解体内水分状态。
相关检查:必要时进行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以及心肝功能评估。
4.治疗:
适度限制水分摄入:对于轻度病例,限制水分摄入可以帮助恢复正常钠水平。
药物调节:对于由特定药物引起的低钠血症,可以调整或停用相应药物。
补充电解质:严重病例需通过静脉注射补充高浓度盐溶液。
治疗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或心脏疾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
低钠血症是一种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的临床问题,以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