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盗汗等症状。
2.山茱萸:以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为主,常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3.枸杞子:其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显著,适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眼睛干涩、视力减退。
4.何首乌:具有补益肝肾、养血祛风的效果,常用于肝肾不足引发的早白发、腰膝酸软。
5.女贞子:能滋补肝肾、清热明目,多用于阴虚内热、目昏耳鸣等症。
6.旱莲草:主要用于凉血止血、滋补肝肾,适合阴虚血热及相关出血症状。
7.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
8.龟板:补肾健骨、养阴补血的效果明显,用于肾阴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盗汗。
9.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能,适合阴虚燥咳、失眠多梦。
10.玉竹:其滋阴润燥、养胃生津的特性,适用于阴虚内热、口干舌燥。
以上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选择。药物的具体用量和搭配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