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阶段(0-6周):在手术固定后,最初的6周为骨愈合的关键期。此时需要依靠拐杖或助行器进行局部不负重行走,以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大多数患者在此期间需要卧床休息。
2.中期阶段(6-12周):随着伤口愈合和骨痂形成,患者可以逐渐开始部分负重练习。在医生指导下,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3.后期阶段(12周及以上):通常在12周后,若X光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患者可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状态,并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增加负重能力和改善步态,同时进一步加强髋部及下肢的肌肉力量。
年龄、全身健康状况以及骨密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恢复速度,老年患者的恢复时间可能更长。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复查以监测骨愈合情况非常重要,并要严格遵循医疗团队的指导意见避免再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