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加重体温波动风险:感染病毒通常会引起发热反应,人体通过发热来抑制病毒复制。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汗蒸,高温环境可能进一步刺激体温升高,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负担,甚至可能引发高热或脱水。
2.消耗身体能量:病毒感染后,身体会调动大量免疫资源对抗病原体,而汗蒸导致的出汗会加速能量及电解质的消耗,可能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疾病恢复。
3.加大心血管压力:汗蒸过程中,体表温度升高会扩张外周血管,心脏不得不加快泵血以满足循环需求。对于因感染而体力消耗较大的患者,容易诱发心悸、低血压等症状。
4.传播感染风险:病毒感染者进入公共汗蒸场所,可能通过呼吸飞沫或接触传播病原体,增加其他人群感染的风险。
5.延误病情判断:与汗蒸相关的不适,如头晕、乏力、出汗过多,可能掩盖感染的真实病情进展,难以及时判断是否需要医疗干预。
病毒感染期间,应优先选择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并根据医嘱使用药物治疗,避免一切可能加重身体负担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