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脂肪瘤的基本特征
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肿块,多为柔软、可移动的无痛结节。其生长速度通常较慢,直径一般在2至5厘米之间。少数情况下,脂肪瘤会因压迫周围组织引发不适。
2.脂肪瘤数量与增长的原因
遗传因素:约5%至10%的脂肪瘤病例有家族史,这种情况可能发展为多发性脂肪瘤。
年龄相关性:脂肪瘤多见于40至60岁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数量增多的趋势。
局部刺激:个别研究建议外伤或慢性摩擦可能诱发脂肪瘤形成。
脂肪代谢异常:尽管尚无明确证据,一些资料显示代谢紊乱可能与脂肪瘤的发生有关。
3.医学检查的重要性
如果脂肪瘤增长迅速、伴随疼痛、不规则形状或质地变硬,需通过以下手段进行检查:
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可用于确定肿块的性质和范围。
活检:对于疑似恶变的脂肪瘤,可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测:必要时检测机体代谢状态,排除其他病因。
4.治疗方式及适用情境
保守观察:对于无症状的小型脂肪瘤,仅需定期随访,通常无需干预。
手术切除:当脂肪瘤体积显著增大、影响美观或生活质量时,局麻下切除是最常用方法。
药物与微创技术:少部分病例可尝试激素注射、冷冻疗法等新兴技术,但效果有限。
5.生活管理与预防措施
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分摄入,维持健康体重。
适度运动: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脂肪沉积风险。
定期体检:尤其对于家族中有多发性脂肪瘤遗传史的人群,早发现早处理尤为重要。
脂肪瘤多数为良性,不会演变成恶性。但若症状明显或出现异常表现,应立即寻求医疗意见,接受专业评估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