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出汗是退烧的一种表现:感染甲型流感后,人体会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发热以对抗病毒。当体温逐步下降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方式散热,这是人体自然的生理反应,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注意补充水分。
2.适量补充水分:频繁出汗可能导致体液丢失过多,引起脱水。建议定期饮用温开水、清淡的电解质饮品(如口服补液盐),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加重利尿的饮料。成年人每日总液体摄入量可根据体重有所调整,一般在1500-2000毫升左右。
3.调节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约22-26℃)和空气流通,避免过于闷热或寒冷的环境,以防加重发热或感冒症状。衣物选择需宽松透气,不宜穿着过厚。
4.关注体温与症状发展:如果体温长期高于38.5℃且并无明显下降趋势,伴随严重乏力、心悸、胸闷或意识模糊,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持续性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口渴明显、尿量减少。
5.避免滥用药物:对于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使用,应严格遵医嘱,不可因出汗较多自行加量服用。同时,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的使用需早期介入,并坚持规范疗程。
管理好这些方面有助于缓解因甲型流感带来的发热及相关症状,同时降低并发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