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铁剂吸收障碍
补血药物中常含有铁剂,但铁的吸收需要胃酸参与。如果存在胃肠道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状态,或者长期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导致铁吸收不良。高钙食物、茶和咖啡中的鞣酸也会干扰铁的吸收。
2.病因未明确
若贫血的根本原因并非缺铁,而是其他类型的贫血,例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者慢性病引起的贫血,仅服用铁剂无法改善症状。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也可能表现为贫血,却对补血药物无反应。
3.药物使用不足或不规律
铁剂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数周甚至数月才能显现效果。如果服药时间过短或者未按医嘱坚持服用,血液参数可能不会明显改善。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形式。
4.持续失血
如果存在隐匿性或持续性失血,例如消化道溃疡、痔疮、月经过多等,即使补充铁剂,仍然会因铁丢失超出补充速度而导致血量未见提升。
5.其他影响因素
某些慢性炎症或感染会导致铁利用障碍,尽管体内铁储备正常或偏高,但骨髓造血受阻。同样,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因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而出现贫血,单纯补铁无效。
针对上述内容,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明确贫血类型和病因。如果补血药物疗效欠佳,需进一步检查胃肠道、营养状况及潜在慢性疾病,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血液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