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痔疮是由于直肠和肛门处的静脉曲张引起的,通常在排便时因摩擦破裂而出血。大约50%的人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会出现痔疮症状。内痔通常无痛,但可能导致鲜红色出血。外痔则可能伴随疼痛和肿胀。
2.肛裂:肛裂是肛门皮肤的小裂口,也能导致排便时出血和疼痛。肛裂可由便秘导致的大便干结引发,通常呈鲜红色出血,并伴有剧烈疼痛。
3.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肠道出血。这些情况常伴有腹泻、腹痛和体重减轻。
4.息肉或肿瘤:大肠息肉或癌症可能在排便时引起出血。这种出血可能伴有大便形状改变或持续性便秘和腹泻交替。
5.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肠道出血,如细菌性痢疾等。
排便时出血不容忽视,应尽早就医评估以确定确切原因并进行适当治疗。即使是症状较轻的情况下,专业的医学诊断仍然重要,以防止潜在严重疾病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