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时间因素:心肌梗死的急性阶段通常发生在发病后的6小时内,越早进行治疗,心肌损害程度越小。针对心肌梗死的紧急治疗,如溶栓疗法或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最佳效果通常在发作后1至2小时内达到。
2.治疗方法:
溶栓疗法:通常用于没有条件进行直接介入的患者,通过药物溶解导致梗死的血栓。这种方法在发病3-4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气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是一种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恢复血流的方法,优先推荐在可行的条件下进行。
3.药物管理:即便在急性期过后,仍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减少再发风险。
4.生活方式改变: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戒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尽早识别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恶心等,至关重要。通过迅速就医和正确的治疗,可以大幅提高康复机会并降低心肌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