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明确甲胎蛋白升高原因:
甲胎蛋白是一种常用于监测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但在某些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也可能升高。建议进行腹部超声或增强CT,以评估肝脏有无占位性病变。同时,可结合胃癌术后病理分期、复查胃镜及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复发。
如果肝脏影像学提示转移灶,需与原发性肝癌进行鉴别诊断。通过穿刺活检或联合检测指标(如异常凝血酶原)进一步确诊。
2.动态监测相关肿瘤标志物:
除甲胎蛋白外,还应监测癌胚抗原、糖链抗原等其他标志物水平,综合评估肿瘤活动性和进展情况。
甲胎蛋白水平在良性肝病(如肝炎或肝硬化)中偶尔亦可显著升高,但通常不伴随快速增高或超过1万。
3.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如果确诊为肝脏转移,可考虑系统性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局部介入治疗(如肝动脉栓塞或消融治疗)。
若为原发性肝癌且符合手术指征,可选择肝切除;若不适合手术,可能需要以综合治疗为主。
对于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根据Child-Pugh评分调整治疗策略。
4.关注全身状况与基础疾病:
胃癌术后患者一般免疫功能较低,需密切关注营养状态、贫血及感染风险。
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确保治疗安全性。
胃癌术后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信号,应尽快明确病因并采取积极措施,以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