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避免吻合口漏
肠癌手术中,如果病灶位于右半结肠或近端回肠,医生可能会对病变部分进行切除,并重新将肠道两端缝合在一起。这种缝合处被称为吻合口。如果肠道愈合不良,可能发生吻合口漏,导致严重感染或腹腔脓肿。右侧造瘘可以减轻吻合口的压力,降低并发症风险。
2.促进术后康复
右侧造瘘能够临时改变大便的排泄路径,使肠道下段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手术部位的伤口愈合。造瘘通常是暂时性的,待肠道完全恢复后,可通过二次手术关闭造瘘口。
3.病变位置的需要
如果肿瘤位于右半结肠或邻近区域,相关的手术切除范围较大且涉及重要血管供应,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此时,右侧造瘘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可以减少急性肠梗阻、腹腔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4.减少肠内压力
因部分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较慢,粪便堆积可能导致肠胀气或肠内容物反流。通过右侧造瘘引流,可以有效缓解肠内压力,帮助患者更安全地度过术后早期恢复阶段。
5.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
某些情况下,如患者肠道炎症明显、局部血供差或存在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腹水),也需要右侧造瘘来减少风险,为治疗提供更多时间。
肠癌手术后的右侧造瘘是一种保护性措施,旨在保证患者的安全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在手术前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了解造瘘的必要性及后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