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激素调节:在节食或限制某些食物摄入时,体内的激素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饥饿素是促进食欲的激素,而瘦素则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在减肥初期,瘦素水平可能上升,从而减少饥饿感。
2.代偿机制:身体有时会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能量,比如分解储存的脂肪,这一过程会释放一定的能量,并可能减少饥饿感。这样的代谢转换能够帮助维持能量平衡,暂时降低对食物的需求。
3.食物替代品:减肥者有时会通过摄入高纤维、高蛋白或低热量的替代性食物来增加饱腹感。例如,坚果、酸奶、水果或全谷类食品可以延长饱腹时间并减少对主食的需求。
4.心理因素:减肥决心和目标设定也会影响饥饿感。有研究表明,专注于健康目标或通过冥想等方式控制饮食欲望,可以有效减少饥饿感。
长期不食用足够的营养物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率下降等问题。在减肥过程中应保持营养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以维持健康的身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