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理特征:非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所致,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但没有出现黏膜腺体的萎缩或消失。
2.发病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吸烟、过量饮酒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该疾病。
3.症状: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隐痛、胀气、恶心以及食欲不振。很多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时被发现。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用于减少胃酸分泌;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采用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根除。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是关键,同时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和过热的食物,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心理调节:缓解压力和焦虑对症状改善也有帮助。
5.预后与监测: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但需要定期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和积极锻炼是预防和辅助治疗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