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检查前准备:
通常需要在检查前3-5天调整饮食,避免高纤维、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粗粮、坚果和绿叶蔬菜。
检查前一天需服用泻药清理肠道,以确保视野清晰。具体药物和剂量需遵医嘱。
检查当天需空腹,禁食水至少4小时,以降低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和风险。
2.检查过程:
通过肛门插入柔软可弯曲的内窥镜,逐步推进至大肠或部分小肠。
内窥镜前端配备光源和摄像头,可实时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包括有无溃疡、息肉等异常病变。
如果发现肿瘤或其他可疑组织,医生会使用肠镜附带的活检工具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3.判定结果:
若发现息肉,根据大小和形态分为良性病变或可能恶变的腺瘤性息肉;较大的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通常被认为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
肿瘤通常表现为肠壁上的隆起、溃疡或肠腔狭窄,表面可能伴随出血或颜色改变。
病理检查是确诊肿瘤性质的金标准,分为良性(如炎性息肉)、恶性(如腺癌)或交界性病变。
4.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如检查中涉及活检或息肉切除,建议短期内避免剧烈活动,遵循医嘱服用抗生素或止血药物。
检查结束后若出现腹痛、便血或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处理。
定期复查依据个体健康状况决定,尤其对于50岁以上及有家族肠癌史的人群。
尽早发现肠道肿瘤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重视定期筛查对预防和控制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