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瞳后检查的近视可能不准确吗

2025-04-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散瞳后进行的眼科检查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儿童的屈光状态,特别是在区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散瞳后的测量结果可能并不完全反映日常视力状态。

1.散瞳剂的作用:使用散瞳剂可以放松睫状肌,使眼球处于静止状态,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屈光度数。这有助于减少调节对屈光测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儿童中,他们的调节能力通常较强。

2.调节性误差:由于儿童的调节能力较强,因此未散瞳状态下测得的屈光度数可能偏向近视。一旦散瞳,调节性因素被消除,结果可能显示出较低的近视度数或甚至远视。

3.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散瞳检查有助于区分假性近视(由调节痉挛引起)和真性近视(由眼轴增长引起)。只有通过散瞳检查才能排除假性近视的干扰。

4.检查方式的局限:尽管散瞳能提供更精确的度数,但在部分病例中,散瞳后的屈光度数可能不完全符合患者平时的视觉体验,尤其是在不使用药物散瞳的情况下。

散瞳后的检查结果对于确立一个更准确的屈光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它可能与日常视力状态稍有不同。对于儿童的视力矫正,需要综合考虑散瞳后的检查数据以及其他视觉功能检查结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