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量减少,肌肉线条不明显,身体变得松软。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帮助维持肌肉质量。
2.饮食不均衡:
高糖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脂肪积累,导致体脂比例增加。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肌肉合成,建议每日摄入约0.8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
3.年龄增长:
年龄增长会导致自然的肌肉流失,尤其在30岁以后,每10年大约会损失3-5%的肌肉量。
定期力量训练有助于减缓肌肉流失速度。
4.代谢率下降:
基础代谢率会随着年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影响能量消耗,导致脂肪存储增加。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
5.荷尔蒙变化:
特别是女性,怀孕、更年期等阶段可能导致激素水平波动,影响体内脂肪和肌肉的分布。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平稳过渡这些生理阶段。
6.久坐生活方式:
长时间久坐不仅影响血液循环,还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脂肪堆积。
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有助于改善体态。
为了避免身体变得松软,应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均衡的饮食,并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定期体检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