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通过心理调节方法进行缓解:
(1)深呼吸练习。规律而深长的腹式呼吸可以帮助稳定情绪,减缓紧张状态。每次吸气时感受腹部的扩张,呼气时缓慢放松,持续5到10分钟即可看到效果。
(2)认知重建。当负面情绪来临时,可以尝试记录下烦躁或压抑的原因,然后分析这些想法是否合理。将过度消极的观点调整为更理性、积极的看法,可有效减少内心冲突。
(3)冥想或正念训练。每天花10到15分钟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有助于增强情绪的控制能力,并降低焦虑水平。
2.通过身体活动缓解不适情绪:
(1)有氧运动。跑步、快走、骑自行车等活动能够促进内啡肽分泌,从而产生愉悦感并舒缓压力。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瑜伽或太极。这类结合了柔和动作与呼吸控制的运动形式,对调节身心状态有显著帮助,同时还能提升专注力。
(3)短时间的伸展或按摩。在感到烦躁时适当活动关节或肌肉,或者借助简单的按摩手法,能迅速缓解生理上的紧张感。
3.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情绪波动:
(1)保持规律作息。睡眠不足是导致情绪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每晚7至8小时的优质睡眠对情绪管理十分关键。
(2)健康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B、镁元素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坚果、深海鱼和绿色蔬菜,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平衡,避免情绪低落。
(3)社交支持。适当与可信赖的人沟通交流情绪,有助于释放心理压力,并获得积极反馈。
长期的烦躁和压抑情绪可能是某些躯体疾病或精神健康问题的表现,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焦虑障碍。如果上述方法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向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