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改善作息规律
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应保持一致。过于不规律的作息会打乱生物钟。
睡前1-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启动。
2.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且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8-22摄氏度)。
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因身体不适导致睡眠中断。
3.调整饮食习惯
睡前4小时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茶、能量饮料等,避免兴奋神经系统。
晚餐避免过饱或过饿,可适量食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核桃)以促进褪黑素生成。
4.进行适度运动
白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30分钟或轻跑),但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因心率加速而难以入睡。
5.采用放松技巧
练习腹式呼吸或肌肉渐进性放松法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
可以尝试冥想,尤其是专注于缓慢深长的呼吸,有助于平复心绪。
6.心理和情绪管理
入睡困难常与焦虑和压力有关,可通过记录烦恼或设定“担忧清单”的方式将白天的情绪负担转移到纸面上,避免在脑海中反复思考。
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7.合理利用药物或辅助疗法
重度失眠者可短期服用医生开的助眠药物,但需严格控制剂量和服用时间,以防止依赖。
非药物辅助可尝试褪黑素补充剂,适用于倒时差或轻度睡眠紊乱者。
持续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是解决入睡困难的基础,若问题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疾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