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周期紊乱
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主要阶段,完整的睡眠需要4-6个周期。如果因为作息不规律、熬夜等因素导致睡眠周期被打乱,快速眼动睡眠比例增加,就容易出现频繁做梦的情况,并且这些梦往往较为清晰,醒来后容易感到精神疲劳。
2.心理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大的状态,大脑在睡眠中仍然保持高度活跃,会形成大量情绪相关的梦境。研究显示,心理压力会让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延长,使人更频繁地进入梦境状态,从而影响深度睡眠的恢复功能。
3.身体疾病或内分泌失调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等问题可能干扰睡眠结构。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或焦虑症,也可能引发更多梦境活动和睡眠浅表化。
4.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
不良的睡眠习惯,例如睡前饮用浓茶、咖啡或使用电子设备,会刺激大脑活动并降低入睡质量。卧室环境不佳(如噪音、光线过强)也会干扰正常睡眠,使人更容易从梦中醒来。
5.药物作用的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催眠药等)可能改变大脑的睡眠模式,促使快速眼动睡眠增加,引发频繁做梦的现象。
这种状况需要重视,因为长期的睡眠质量不佳可能影响免疫系统、记忆力以及整体健康状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刺激性活动,如使用手机或观看惊悚影视作品,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心理或生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