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痔疮:这是导致大便出血的常见原因。痔疮是直肠或肛门处的静脉曲张,通常在排便时会引起流血。虽然通常情况下痔疮不是癌症,但如果长期不愈,应当注意观察。
2.肛裂:排便时干燥硬结的大便可能导致肛门粘膜裂开,造成出血。这种情况通常与疼痛感伴随,虽非癌症但也可能需要治疗以防感染。
3.感染性肠道疾病:例如细菌性痢疾或者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均可导致大便中出现血液。这些慢性病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要专业诊断和管理。
4.息肉或癌症:大肠息肉有可能引发出血,并且其中一些可能发展成癌症。在大便出血的情况下,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减轻、腹痛,应考虑进行筛查以排除癌症风险。
5.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和结肠癌等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出现无痛性大便出血。鉴于癌症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对于超过50岁的人群或者有家族病史者,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大便出血的原因多样,不能仅以此作为判断癌症的依据。重要的是及早就医,通过专业的医疗检查确定出血的具体原因和相应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能够帮助降低相关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