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和外痔都可以导致大便时出血。通常是鲜红色的血液,并可能伴有疼痛、瘙痒或肿胀感。据统计,约5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会出现痔疮症状。
2.肛裂:肛裂是指肛门边缘皮肤的细小裂口,这也会导致大便时出血,常伴有剧烈的疼痛。肛裂的出血量通常较少,但因疼痛明显而易于被察觉。
3.炎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导致大便出血。这些病症通常伴随腹泻、腹痛和体重减轻等其他症状。
4.结直肠息肉或癌症:虽然不太常见,但结直肠息肉和癌症也可能引起大便出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需要警惕这种可能性。定期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5.消化道感染:某些感染,如痢疾,也可能导致大便出血,并伴随发热、腹痛和腹泻。
及时识别和处理大便出血的原因非常重要。若持续出血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并获得适当治疗。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水分摄入及规律的排便习惯可帮助预防一些引起大便出血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