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白细胞数量及其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电解质检测可以评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情况。
2.粪便检查:粪便常规及培养检查有助于寻找潜在的感染源,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并分析大便中的隐血、黏液及脂肪含量,以识别吸收不良或消化系统疾病。
3.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或CT扫描可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肿块、梗阻或炎症,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4.内镜检查: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辨别是否存在溃疡、息肉或炎症等问题,对于疑似慢性疾病或者严重病变尤为重要。
5.过敏原测试:若怀疑食物过敏导致腹泻,可以进行相关的过敏原检测,以确认特定食物是否是病因。
及时进行上述检查能够帮助发现腹泻的具体原因,包括感染、炎症、功能性问题或其他疾病因素。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