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血管脆弱:在中风期间,脑内血管可能已经受到损伤或较为脆弱。溶栓剂可以增加血流动力学负荷,从而对这些脆弱的血管造成压力,导致出血。
2.再灌注损伤:溶栓治疗后,快速恢复的血流可能导致再灌注损伤,即突然恢复的血流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通透性增加,引起出血。
3.凝血功能受损:溶栓剂的作用是抑制凝血系统,使得凝血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出血风险。对于那些本身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这种效应更为显著。
4.药物剂量和时间窗:过高的药物剂量或者超出最佳治疗时间窗(通常为症状发生后的4.5小时内)也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在选择溶栓治疗时,需权衡利弊,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以降低出血风险。加强监测和合理用药是减少脑出血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