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形成原因:
胃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另外,胃酸分泌水平较低,但黏膜防御机制减弱也是其发病因素。
十二指肠溃疡: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其次是过多的胃酸分泌。心理压力、吸烟及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可能诱发该病。
2.病理区别:
胃溃疡:溃疡多发生于胃的小弯部位,由于胃壁自身的保护屏障受损,在胃酸的腐蚀下形成溃疡。溃疡面较深而且容易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形成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袭。通常溃疡面较浅,愈合速度较快。
3.症状表现:
胃溃疡:患者常感到餐后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夜间疼痛不明显。
十二指肠溃疡:典型表现为空腹时或半夜出现上腹疼痛,进食后疼痛往往缓解,有时伴有体重增加的现象。
鉴于以上区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虽然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其病因、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和适当用药来减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