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感染性原因:
(1)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往往伴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2)细菌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可能会伴随较高的体温和局部疼痛。
(3)消化道感染:如胃肠炎,可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等。
2.炎症性反应:
(1)免疫系统异常:如幼儿急疹,这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短期发热,常见于6个月至2岁的儿童。
(2)疫苗接种后的反应: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可能短时间内出现低热,这是机体对疫苗成分的免疫应答。
3.外界环境因素:
(1)过热:如穿衣过多、室内温度过高,可能使身体散热不足,引起皮肤温度升高。
(2)剧烈运动:持续运动后会短暂出现身体发热,但体温多能自行恢复正常。
4.其他病理性原因:
(1)全身性疾病: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起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2)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干扰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发热。
当儿童出现发热时,应观察是否存在其他伴随症状,如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皮疹等,并评估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体温超过38.5℃或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尽早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