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动脉内壁发生脂肪沉积和炎症反应的过程,逐渐导致血管变窄,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2.冠状动脉痉挛:这种情况会导致冠状动脉暂时收缩,减少血流量,引发心肌缺血。它可能与吸烟、压力或寒冷等因素有关。
3.血栓形成:当冠状动脉中形成血栓时,会导致血流受阻,从而引发急性心肌缺血。
4.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同时,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结构改变,促进心率过快。
5.快速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颤动或心室性心动过速,这些问题会使心率增加。某些情况下,这些节律问题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平衡,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6.电解质紊乱:体内电解质如钾、钠、钙等水平失衡,可引发心律异常和心率增快。
7.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导致心率过快,并可能引起心脏耗氧量增加,诱发心肌缺血。
8.情绪和生理压力: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如剧烈运动)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刺激心脏,使心率增加,可能诱发心肌缺血。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及早期发现这些心脏问题的重要手段。避免吸烟、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