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调节:月经周期受到激素的严格控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产生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卵巢,调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
2.卵泡期(约1-14天):在月经周期的开始阶段,卵巢中的卵泡开始成熟,并产生雌激素。这一阶段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刺激子宫内膜增厚,为潜在的胚胎着床做好准备。
3.排卵期(约第14天):随着促黄体生成素的急剧增加,卵巢释放成熟的卵子,这个过程称为排卵。排卵后,卵泡残余部分形成黄体,开始分泌孕激素。
4.黄体期(约15-28天):黄体产生的孕激素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使子宫内膜变得更厚、更富营养,以迎接可能着床的受精卵。
5.月经期(约1-5天):如果没有发生受精,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引发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内膜脱落形成的组织以及血液通过子宫收缩,从阴道排出,成为月经血。
月经的排出过程是女性生殖系统功能正常的重要标志之一。月经期间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均衡,有助于舒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