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症状表现:
胃炎:多为烧心、反酸、胃痛、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急性胃炎常伴随突发的剧烈胃痛,而慢性胃炎则表现为长期的消化不良。
胃癌:早期胃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的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
2.发病年龄和风险因素:
胃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常见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和饮食习惯不良。
胃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50岁以上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风险因素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某些饮食习惯(如腌制食品、高盐饮食)。
3.诊断方法:
胃炎: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等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呼气试验或胃黏膜活检。
胃癌:胃镜检查同样是首选,但需进一步进行活组织检查以确认癌细胞的存在。影像学检查如CT、MRI也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转移情况。
4.治疗与预后:
胃炎:治疗多以药物为主,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生素(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预后一般较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胃癌: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晚期胃癌的预后较差。
尽管两者在症状上有重叠,但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可以明确区分。建议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