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B超检查:B超(超声波)是一种利用声波成像的无创检查方法,对于肝脏结构异常的发现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肝脏肿瘤,B超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小于2厘米的小肝癌或位置较深的病变,其灵敏度有所下降。
2.血清标志物:除了影像学检查,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也常用于肝癌的初步筛查。AF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肝细胞癌,但某些良性肝病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也会导致AFP升高。
3.CT和MRI:如果B超发现可疑病变,进一步的CT扫描或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这两种影像技术能够更清晰地展示肝脏及周围组织的结构,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病理活检:为了最终确诊肝癌,还需要进行病理活检,即通过细针穿刺取出肝脏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认肝癌诊断的金标准。
5.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早期肝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肝区疼痛、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
B超能对肝脏肿瘤进行初步筛查,但不能单独用于肝癌确诊。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血清标志物、CT/MRI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