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解剖学背景:腹白线是腹前壁的一部分,从胸骨下端延伸到耻骨联合。这条线由左右腹直肌的腱膜交织形成。
2.发生机制:多因腹压增加,如肥胖、妊娠、长期便秘或剧烈咳嗽等因素导致腹白线的纤维组织薄弱或破裂,从而使腹腔内容物(如小肠、大网膜等)突出。
3.症状表现:白线疝通常表现为腹部正中线的可复性包块,患者可能感到局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在用力时。严重病例可能出现绞窄疝,表现为剧烈疼痛、呕吐和肠梗阻等症状。
4.诊断方法:除了体格检查外,超声波检查和CT扫描也有助于确诊及评估疝的大小和内容物。
5.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包括传统开放式手术和微创腹腔镜手术。手术通常通过重建腹白线并加强局部结构来防止疝再发。
白线疝应及时就医,以避免并发症,如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术后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并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