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结石的定义:尿结石是一种固体物质,由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聚集而成,常见于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
2.尺寸分类:
小于4毫米的尿结石:这种尺寸的结石通常可以通过饮水和药物自行排出,成功率较高。
4至6毫米的尿结石:这些结石可能需要一些辅助措施,如药物治疗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但部分患者仍能自行排出。
大于6毫米的尿结石:包括10毫米的结石,这类结石通常不会自行排出,需要医疗干预,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
3.影响因素:
结石的位置:不同位置的结石对症状和处理方式有显著影响。如果结石位于输尿管下端,其通过自然排出的可能性较大,而上端结石则较难自行排出。
结石的成分:不同类型的结石(如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结石等)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影响其形成和处理方式。
4.症状与并发症:
常见症状包括剧烈腰痛、血尿、恶心呕吐等。
若不及时处理,大型结石可能导致梗阻、感染,甚至损害肾功能。
大型尿结石通常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