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预防措施:
a.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控制血压能减少发病风险。通常建议维持血压在140/90mmHg以下。
b.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脑梗塞风险较高,需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手段将血糖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空腹血糖应低于7.0mmol/L。
c.控制血脂: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增加脑梗塞风险。总胆固醇应控制在5.2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
d.戒烟限酒:吸烟者发生脑梗塞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至4倍,饮酒过量也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e.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和减轻压力等,都是有效预防脑梗塞的措施。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f.服用预防性药物: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心房颤动史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2.治疗措施:
a.急救处理:及时就医是关键,最好在发病后3至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快速识别脑梗塞症状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非常重要。
b.溶栓治疗: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常见溶栓方法,适用于发病后4.5小时内的患者。
c.血管内治疗:对于严重阻塞的患者,可采用机械取栓术,通常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情况。
d.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期后,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或使用抗凝剂如华法林,可以预防再次发生。
e.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有助于恢复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效果最好。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的发生率和致残率。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定期体检和专业指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