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视力检查:首先进行标准视力测试,以评估视力受损程度。这包括使用视力表来测量远视力和近视力。
2.裂隙灯检查:借助裂隙灯显微镜,医生能详细观察眼前节(角膜、晶状体等)和后节(视网膜、视神经盘)结构,查找异常表现。
3.眼底检查:通过扩瞳后使用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观察眼底,特别是视网膜和脉络膜区域有没有缺失或异常。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提供高分辨率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层切片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厚度,有助于诊断无脉络膜症。
5.荧光血管造影(FFA):注射荧光素钠后,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眼底,通过拍摄荧光图像,评估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液供应情况,发现缺损区域。
6.超声生物显微镜(UBM):UBM利用高频超声波成像,适用于检查眼球前段结构以及判断脉络膜的状态。
7.基因检测:因为某些无脉络膜症与基因突变有关,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关的遗传因素。
8.电生理检查:包括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可以评估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功能状态。
无脉络膜症的确诊需综合上述多项检查的结果。及时就医并完成全面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