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详细的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任何眼部手术、外伤、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以及症状如视力下降、闪光感或飞蚊症。
2.视力检查:使用标准视力表评估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这是初步了解视功能的重要步骤。
3.眼底镜检查:通过直接或间接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和玻璃体的状态,寻找视网膜脱离、裂孔及其他异常。
4.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合三面镜,可以详细观察视网膜、玻璃体和视网膜周围结构,确定是否有视网膜增生、牵拉等情况。
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尤其适用于玻璃体混浊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眼底无法直接观察的情况,通过高频超声波成像技术,为眼部内部结构提供详细图像。
6.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可以精确显示视网膜各层的结构变化,有助于发现微小的视网膜牵拉和增生性改变。
7.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并拍摄眼底照片,评估视网膜血管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状况,为判断病变范围和程度提供信息。
8.电生理检查:包括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诱发电位(VEP),评估视网膜和视路的功能,帮助判断视网膜的损伤程度。
PVR是复杂的眼部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视力进一步下降。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包括有眼部外伤、手术史或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