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动时尿失禁

2024-09-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运动时尿失禁通常是由于腹压增加导致膀胱压力超过尿道闭合力,从而引发尿液不自主流出。

1.盆底肌肉力量不足。盆底肌肉负责支持膀胱和尿道,若这些肌肉力量不足,无法有效抵抗腹压的增加,就可能导致尿失禁。据统计,约30%的女性在一生中会经历某种形式的盆底功能异常。

2.生育历史。怀孕和分娩过程会对盆底肌肉和神经造成损伤,特别是自然分娩,这进一步增加了运动时尿失禁的风险。有数据显示,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相比,尿失禁发生率较低,但并非不存在风险。

3.更年期后激素水平下降。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尿道和膀胱黏膜萎缩,进而减弱其闭合能力,增加运动时尿失禁的可能性。研究表明,50岁以上女性中约有5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症状。

4.肥胖。过多的体重会增加腹腔内压力,给膀胱和尿道带来更大的负担,从而容易在运动时发生尿失禁。肥胖人群中,有尿失禁现象的比例高达25-45%。

5.高强度运动类型。某些高冲击性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更容易引起短暂的腹压急剧增加,比起低冲击性的活动,如游泳或散步,发生运动时尿失禁的概率更高。

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加强盆底肌肉锻炼、控制体重以及选择适合个人情况的运动方式,可以明显降低运动时尿失禁的发生率。在必要情况下,咨询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得个性化建议和治疗方案会更有帮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