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远视眼患者能看清远处物体却无法看清近处物体

2025-02-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远视眼患者之所以能看清远处物体却无法看清近处物体,是因为其眼球结构导致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而非正常情况下的视网膜上。

1.在人眼的成像过程中,外部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会依次经过角膜、晶状体等屈光介质,这些结构共同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若眼球过短或者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能力不足,光线会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导致成像模糊,这种情况即为远视。

2.当观察远处物体时,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对眼睛的调节需求较低,因此远视眼患者可能通过调节晶状体使焦点移向视网膜,从而看清远处物体。但这种调节有一定限度,尤其是随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失去弹性,眼睛调节能力下降,看远的能力也可能减弱。

3.当观察近处物体时,来自近处的光线呈发散状态,眼睛需要更强的调节作用才能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由于远视患者的眼球生理特点限制了这一调节能力,近距离物体的光线焦点更多地偏离视网膜,成像模糊。

4.除了看近困难外,严重远视患者可能还伴随视疲劳、头痛等症状,这是因为眼睛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调节状态以试图弥补屈光不足。

远视的矫正通常通过佩戴凸透镜(正度数眼镜)来解决,凸透镜可以帮助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屈光手术也是一种选择,但需结合个体具体情况评估适用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