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视力表的基本原理
视力表通常用于检测裸眼视力或矫正后的视力。视力值是根据被测者能清晰辨认的最小字母或符号行数确定的。例如,常见的视力表标注为5.0、4.9等数据,代表不同的视力水平。视力表的使用可以初步判断视力减退的程度,但它与具体的近视度数之间没有直接换算关系。
2.视力与近视度数的关系
裸眼视力下降可能提示存在近视,但视力和屈光度数之间只是间接关联。例如:
裸眼视力在0.3-0.5左右时,可能有100-300度的近视。
裸眼视力低于0.1时,可能有500度以上的近视。
不过,这种推测的误差范围较大,因为视力还可能受到散光、光线条件、眼部疲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3.近视度数的准确测量方法
准确测量近视程度需要专业设备:
验光:分为客观验光(电脑验光仪)和主观验光(试镜框测定)。验光结果以屈光度表示,如-2.00D表示200度近视。
散瞳验光:对于青少年和初次验光者,为避免调节影响,需要进行散瞳后验光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4.注意事项
不同环境下的视力表可能略有差异,因此仅凭视力表数据无法准确判断近视度数。
如果发现视力持续下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避免盲目自行推测近视程度。
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其他潜在问题如散光、远视或眼底病变。
视力表主要用于评估视力清晰度,并不能代替验光的精确测量。掌握科学的近视管理方法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