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是否被认定为疾病

2025-03-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近视眼被认定为一种疾病,具体属于眼科领域中的屈光不正类疾病。

1.世界卫生组织将近视眼列为一种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并定义其为一种疾病。根据其标准,当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晶状体的屈光力异常导致远处物体成像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即可诊断为近视眼。

2.近视眼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高度近视会增加视网膜脱离、青光眼和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的风险。据统计,高度近视(通常指超过600度)患者患视网膜脱离的几率比非近视者高出10倍以上。

3.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的标准,近视以代码区分,正式作为疾病记录在案,用于医疗诊断与治疗。

4.在医学上,近视的发展机制涉及眼轴的延长、角膜及晶状体的屈光力调整异常等多种因素。近视的发生也受到遗传、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在高度近视中,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普通近视更多受到用眼习惯和环境的影响。

5.尽管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手术矫正可以改善视力,但这些方法仅能矫正屈光问题,不能改变近视的病理基础,因此近视仍被认定为一种慢性疾病。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合理安排用眼休息时间、有意识地参与户外活动,有助于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