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低度近视:一般指屈光度数小于300度的近视。这类近视在青少年阶段可能由于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或者因为假性近视(由睫状肌疲劳引起)存在一定几率通过调整用眼习惯和科学训练恢复部分视力。例如,通过适当放松眼部肌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有助于改善假性近视和轻微度数的真性近视。
2.高度近视:一般指屈光度数大于600度的近视。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眼轴过长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属于器质性损伤,不能通过自然方式恢复。即使严格控制生活习惯和注意用眼卫生,也仅能延缓进一步加深的可能性。
3.中度近视:介于300-600度之间的近视,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取决于是否伴随假性近视成分。如果完全是眼轴变长导致,则与高度近视相似,只能通过医学干预(如激光矫正手术或佩戴眼镜)来改善。
4.假性近视:主要发生在未成年人群,因睫状肌调节异常引起。其特点是短期内出现视物模糊,但眼轴并未延长,通过休息或改善用眼习惯可以恢复正常。
5.用眼卫生对视力的重要性:研究显示,每天保证两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进展的风险。同时避免持续用眼超过40分钟,并保持眼与书本之间30-40厘米的距离,对保护视力有显著效果。
如已确诊为真性近视,应及时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以防止不正确的调节导致视力恶化。对于中高度近视患者,还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预防相关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