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心理上的原因
部分儿童对马桶的陌生感或恐惧可能导致抵触情绪。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马桶“太大”或者“不安全”。
孩子在大便时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感,而这种感觉可能被错误地归因于坐马桶。
2.建立正面联想
使用趣味性的儿童专用马桶坐垫,提供更舒适、更符合儿童体型的支撑。
可以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图案或颜色的坐垫,让他们对马桶产生兴趣。
在如厕时播放轻松的音乐或讲故事,分散注意力并营造愉快环境。
3.培养固定排便时间
每天固定餐后10-15分钟引导孩子尝试坐马桶,有助于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
要求不必过于严格,即使不成功也要鼓励,让孩子知道排便是一件正常且值得期待的事情。
4.行为强化法
当孩子愿意尝试坐马桶时给予积极的表扬,例如口头鼓励、贴纸或小礼物。
避免惩罚或批评,以免让排便行为与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
5.逐步适应过程
一开始可以先让孩子穿着裤子坐在马桶上,减少对直接接触的抗拒。
慢慢引导孩子脱下裤子,尝试短时间体验直接坐马桶的感觉。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便盆,可以先将便盆放置于马桶上作为过渡。
6.生理因素排查
确保孩子饮食中富含膳食纤维,并饮用足量水分,防止出现便秘影响排便体验。
如果孩子持续表现出显著排斥,应咨询医生排查是否存在肛裂等身体不适问题。
通过多层次引导、耐心等待以及适当奖励,绝大部分孩子都能逐渐接受坐马桶进行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