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感染:儿童在遭受细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时,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这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增高。研究显示,约60%至80%的儿童在感染期间可能会出现血小板轻微升高。
2.急性应激反应:手术、创伤或严重失血等急性应激状态也可能诱发血小板暂时性升高。这是由于骨髓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以增加血小板生成来促进止血和愈合。
3.炎症性疾病:如川崎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同样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研究表明,30%至50%的患有川崎病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异常增多。
4.缺铁性贫血:尽管缺铁通常导致贫血,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血小板升高。约20%到40%因缺铁性贫血就诊的儿童可能伴随有血小板增多现象。
5.肿瘤疾病:某些类型的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也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加。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在确诊时需特别注意。
在面对儿童血小板偏高的情况时,必须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具体原因。及时就医和科学评估对于明确病因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