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心梗患者急需抢救时应如何处理

2025-04-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在大量心梗患者急需抢救时,处理的关键步骤如下:

1.心电图检查:立即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确认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这有助于确定心梗的部位和范围。

2.血液标志物检测:抽血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3.吸氧治疗: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状况。一般推荐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4.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尽早口服300毫克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扩展。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4毫克,每5分钟一次,最多三次,注意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

抗凝药物:如肝素,根据体重计算剂量,静脉注射以防止新血栓形成。

止痛药:如需要,可给予吗啡缓解疼痛,同时也能减少焦虑。

5.再灌注治疗: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需尽快实施再灌注治疗,包括: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首选方法,最好在症状出现120分钟内完成。

溶栓治疗:如果PCI无法及时进行,则考虑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替奈普酶。

6.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量,以评估心功能和循环状况。

7.心脏支持装置: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经皮心肺辅助装置。

8.转运和后续治疗:患者在急救后应转至具备心脏专科治疗能力的医院,继续接受全面的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等。

迅速识别、及时的药物治疗以及有效的再灌注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完善的后续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