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手术后的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将送往病理科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相关的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医生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边缘是否清晰,这些信息对于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2.放射治疗:根据病理结果和肿瘤的具体情况,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在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这种方法可以消灭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具体的放疗方案如剂量和频次将由放射肿瘤科医生个体化设计。
3.化学治疗:手术后许多恶性肿瘤患者会接受化学治疗,尤其是当肿瘤存在高复发或转移风险时。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能够杀死远处可能存在的癌细胞。化疗通常是周期性的,持续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4.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特定类型的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能是有效的选择。例如,针对某些基因突变的肿瘤,可以使用靶向药物;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可以帮助增强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能力。这些新型治疗方法通常是在基因检测或生物标记检测后决定是否适用。
5.随访和监测: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随访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随访频率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视具体情况调整。
6.综合支持: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许多副作用和心理问题。需要综合支持如营养指导、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和患者的积极参与。